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东莞图书馆一农民工留言引关注 探寻他为何对东莞图书馆如此眷恋?
发布日期: 2020-06-30 10:33:31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

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

东莞图书馆的留言

刷屏了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

吴桂春找到了一份环卫清洁工作

可以继续常来东莞图书馆读书了

总台央广记者来到这个被

吴桂春成为“余生永不忘你”的地方

探寻他为何对东莞图书馆如此眷恋?

假日里的东莞图书馆,前来借书、看书的读者,人流如织,现场有着与人数不相称的安静。

馆员王艳君接待着操着各地口音的读者。6月24号那天,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就是在她面前,写下了那段感人的留言。

馆员王艳君回忆:“他刚好过来退卡,一般人就会放在那里,他却一直看着那个卡。我说怎么了?他说其实真不舍得退。我说那不舍得退就不退,你就拿着就好了。然后他说不行,我要回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来……”

馆员王艳君说,其实每天留言的人都很多,但是打动她的,是吴桂春说的那句话:“回去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来这里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爱书的人。对王艳君来说,图书馆是有归属感的地方,在这里,人心里会特别踏实,“我自己是很有归属感的,我很喜欢书相关的事物,学的也是相关的专业,就觉得在这里特别适合我。”

因为多了一份感情,做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耐心,王艳君和同事们对读者也多了几分温情。

在很多读者眼里,东莞图书馆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读者罗女士说,其实现在电子化阅读也非常方便,图书馆也提供了这样的服务,但是还是喜欢带着四年级的儿子到这里来,看重的是这里的书香。

馆员王艳君说,来到这里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喜欢书的:“读者看到这么多书,心里就马上兴奋起来了,然后当找到最喜欢的书,孩子是感受最明显,马上就冲过去,然后找到了喜欢的书就很高兴又冲回来。”

2002年毕业后就来东莞图书馆工作的杨晓伟,见证了新馆建设的全过程,现在,他是读者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晓伟觉得,如果说东莞图书馆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恐怕就是,它很在乎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读者关注什么,读者喜欢什么,我们就针对需求,提供读者想要的服务。”

数据显示,2019年末,东莞的外来暂住人口达到967万,占到这个城市总人口的70%多。换句话说,在东莞,每五个人当中,就有近四个是外来暂住人员。2005年,东莞图书馆新馆开创了24小时阅读服务,成为了全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自助图书馆。

杨晓伟表示:“东莞有很多的外来务工群体,各个层次的务工群体,对知识都有自己的一种需求。其实有很多人是需要这种场所空间来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提供这个空间正好给他一个学习的港湾。”

东莞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莫启仪说,图书馆还有针对性地梳理资源,打造平台,让读者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在图书馆找到适合他们的资源和服务。“我们邀请志愿老师开办了基础英语、日语,还有广东话的日常对话的课程,都挺受欢迎的。”

杨晓伟说,结合东莞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多、比例大,上下班时间不统一的特点,图书馆不但24小时开门营业,还主动免费送书进厂。“有些企业的工厂管理比较规范和严格,工人来图书馆不方便,我们的流动车就进企业建立服务点。”

截至2019年底,东莞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1个总馆、52个分馆,400个村(社区)服务点、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 建立了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图书馆集群网络,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一体化服务。

下午4点45分,图书馆里响起了闭馆的广播,东莞图书馆图书借阅部副主任杨晓伟说,有读者反馈,说现在每天开馆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让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

听到读者们这样的声音,馆员们很自豪也很开心。“等疫情过去以后,我们会恢复到我们以前的24小时开放,为读者提供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全方位服务。”

闭馆时来往的读者

农民工与图书馆,这仿佛不太协调的搭配,或许正是吴桂春的留言触动很多人的地方。从吴桂春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座群像,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发现了一座图书馆最好的样子。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藏书的地方,更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放精神的家园。

在东莞图书馆里,不论是馆员还是读者,他们的眼里是有光的。“知识惠东莞”,希望这束光能照亮更多的地方。希望农民工还有千千万万的读者朋友们与东莞图书馆的缘分一直绵延下去。

总台央广记者:郑澍、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