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6月财政收入首次转正
发布日期: 2020-07-20 13:58: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7日,财政部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2万亿元,同比下降10.8%。与持续恢复的经济相一致,6月当月财政收入,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3.2%。

为了对冲疫情负面影响,今年政府债券规模大幅增加,以推动经济、财政的平稳运行。目前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正兵分两路,一边守底线、保基本、保基层运转,一边则大力加码基建投资,以提振内需、推动经济恢复。

8.5万亿政府债券资金,照理是可以确保全年财政支出规模不降,以维持政府支出强度。不过,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64万亿元,同比下降5.8%。

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半年经济有望不断改善,全年财政收入也有望实现正增长。考虑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时进行调整。

6月财政收入首次转正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下降10.8%,税收收入下降11.3%。

上半年累计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这是1990年可查阅到月度数据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是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但当时降幅只有2.4%。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在财政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冲击导致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拉低收入增幅10个百分点。

上半年财政收入降幅之大,还有其他原因。增值税减税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2020年前4个月存在减税翘尾因素,这拉低了财政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去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平衡支出,加大了对特定国有金融企业和央企利润上缴,这推高了上年基数。

财政减收的背景下,政府支出面临压缩。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1.64万亿元,同比下降5.8%。

财政支出要优先保重点保民生,部分支出面临压缩。上半年,债务付息、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刚性支出,依然保持增长,教育、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支出有所下降。

地方财政也维持这种格局。比如,上海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3935亿元,同比下降12.2%;完成财政支出3774亿元,同比下降12%,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等重点支出得到优先保障。

除了压缩部分开支,部分地方也在多渠道筹措资金。上半年,地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同比增加1013亿元。

有地方财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地方可用的国有资源、资产,主要是土地、厂房等不动产。通过出售、出租等,能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又不会增加企业负担。

不过,随着二季度经济指标恢复性上涨,财政形势在好转。6月当月财政收入增长3.2%,为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6月进口环节税收转正,结束前两个月两位数下降,同比增长7.5%;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转正,也带动国内增值税降幅收窄。

5月份确定的2020年全国预算报告,对今年财政收入形势的判断是,下半年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并回补部分上半年减收,全年预计下降5.3%。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财政收入预期也在改善。

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

支出事项多、财力薄弱的基层政府,如何确保其平稳运行,是财政今年要守住的底线之一。

为此,今年政府债券资金中,特意安排2万亿新增财政资金,包括1万亿新增赤字、1万亿特别国债,明确要直达基层、直达民生。

7月中旬,特别国债已发行7200亿元,剩余额度也将在7月底前完成发行。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在较短时间内,财政部门完成了2万亿新增财政资金分配、审核确认等工作。6月底前财政部已将具备条件的直达资金全部下达地方,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地方政府债券,更重要的是支撑项目建设。7月15日,国务院表示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发行的,要抓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质量,发挥好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同比增加74.4%。目前,财政部已经下达3.55万亿额度,绝大多数已经下达给地方。截至7月14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2.24万亿元,支出规模1.9万亿元,占发行额的85%。

王克冰介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其中,约有2200亿元为项目资本金(占全部使用资金比重约12%),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项目,能进一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我们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在不缺资金,因为相当于上半年在用全年的资金,项目进展比较正常”,西部某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投资数据来看,不少省份二季度项目加快赶工,以弥补一季度疫情带来的耽搁。比如,山东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9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9.4%,6月当月投资环比增长25.2%。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2个省份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6个省份实现5%以上的增长。投资的加快回升,是支撑我国二季度经济强势回升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依然面临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趋紧等问题,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还在继续推进。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宏观政策既要考虑保持政策力度,也要考虑可持续性,未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目前的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下半年会根据“六稳”和“六保”的落实情况作出适度调整。

今年“3.6%以上”的赤字率安排,已经为不确定预留了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当前财政收支压力显著增大,但我国赤字率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我国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大空间,还可通过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和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来释放财政存量资源。

杨志勇表示,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灵活性,适时进行调整。像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方,可能会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关键词: 降幅 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