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端午小长假正式到来已进入倒计时,北京商报记者据大麦网演出信息不完全统计,端午节期间,北京市内将有超百场演出陆续开演,其中既有上演多年已成经典的话剧《我是余欢水》、京剧《白蛇传》、杂技《丝路国香》、儿童剧《木偶奇遇记》等,同时也有戏剧《我的世界非黑即白》、历史话剧《汉武大帝》、话剧《长安第二碗》等令观众眼前一亮的作品,让观众在家便能欣赏多种特色文化,体验到南腔北调。
新老作品同上演
端午节的到来,让京城的演出市场瞬间火热起来,北京商报记者据大麦网演出信息不完全统计,三天小长假间,北京市内将有114场演出相继上演,平均每天便有近40场演出在大大小小的剧院亮相。
在超百场演出中,经典作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繁星戏剧村的经典话剧《我是余欢水》,便正进行着第12轮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镇院之宝”《马兰花》,也将在端午节期间继续上演,为孩子带来精彩的儿童剧演出。与此同时,京剧《白蛇传》、歌剧《白毛女》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也将一一登台。
除了经典剧目的上演外,端午节期间,北京市还有多部新上演或经过重新改编再次登台的作品。以戏剧《我的世界非黑即白》为例,公开资料显示,该剧改编自前苏联作品《亲爱的叶莲娜希尔盖耶夫娜》,此前曾在2017年以《青春禁忌游戏》为名,并作为隆福戏剧节开幕大戏,累计演出了41场。2021年6月11日-14日,该剧更名为《我的世界非黑即白》并升级为全新表现派戏剧回归,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新老作品中,观众在京便能欣赏到不同地区的南腔北调,体验多元文化的交汇。以西安话剧院的《长安第二碗》为例,该剧故事围绕着西安一个家庭40年的生活演进为核心,不仅将陕西的民俗文化资料作为舞美的参考,演员角色特征也展现了西安生活的细微之处。
目前不少观众已相继筹划了端午期间的观演计划,其中观众耿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五一”小长假刚刚带着孩子进行一次短途出游,同时后期暑假也即将到来,因此端午节便不再计划带着孩子出游,选择在市内与孩子放松一下,其中,已计划与孩子去电影院看动画电影,另外一项活动便是带着孩子看一场儿童剧。
观演与互动并行
与过去的演出只停留在空间有限的舞台不同,现阶段不少作品通过互动的形式,突破舞台的空间局限,不仅让演出拥有更大的可能性,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在今年的端午节期间,北京市内也有部分演出将观演与互动并行。
开心麻花的《芳心之醉》便是一部酒吧主题体验式喜剧,通过戏中戏的形式,让观众不仅仅只是观看演出,还可以通过互动参与到演出中,增强了现场体验感。
而若提到互动且爆笑的演出,脱口秀则不可不提。且在端午节期间,北京市内将在77剧场、青蓝剧场、枫蓝熙剧场、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等地上演10余场脱口秀演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近年来,脱口秀演出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综艺等节目的带动下,更多人从知道脱口秀变为愿意去现场观看脱口秀演出,每到假期,脱口秀也往往是热度最高的演出品类之一。
剧评人蒋颖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观演需求,演出也有了更多的形式,而增加的互动能够让观众有更高的参与度,并获得更为沉浸式的观演体验,但并不是所有演出作品都适合增加互动环节,这还需要根据作品本身的题材内容、风格定位、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决策,部分作品通过互动能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但不适合增加互动的作品反而会因为相关环节的设置影响到本身的呈现效果。
假期红利成必争之地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中,大量新创作品和经典作品陆续上线,而每到假期,往往令演出市场的热度实现一个小高峰。
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为例,据北京市文旅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市共举办134台442场营业性演出,包括《凤还巢》《潞安州·八大锤》《锁麟囊》在内的18台22场经典传统戏曲、北京市属文艺院团带来的29台76场演出,还有12台17场红色题材剧目,诸多演出共吸引观众13.3万人次,票房收入1960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演出场次增长45.4%。
而在今年4月的清明小长假中,北京市则共举办90台233场营业性演出,涵盖京剧、昆曲、音乐会、话剧在内的多种演出品类,共计吸引观众7.43万人次,票房收入则达到1313.8万元。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当下时期对演出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演出市场正在涌现多元展现形式,同时前期线上展演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培育演出市场,挑战则是仍会受到发展环境的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作品筹备或演出的进程,会重新进行决策。而假期则是人们观演的高峰时期,从业者也会选择在该时期推出更多作品来获得观众与市场。
此外,蒋颖认为,演出市场的从业者需要利用好假期的红利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路,一方面是推出优质作品赢得市场口碑,另一方面则是擅于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获得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文贾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