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陈伟领着一群孩子,在正定古城的清风中,走向广惠寺。这一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正定城,“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10处国保中佛教文物占据一半。“城外兵戈铁马,城内香火缭绕,九朝一脉、从无断代,这种独特的交融,深入文化因子之中。”曾有文化学者如此评说。
自南城门进入,沿燕赵大街北行,仿佛走进历史烽烟深处。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掩映在苍翠葱茏之中,而距离南城门最近的广惠寺和那座华塔,显得分外不同,透着另一种生命韵味。
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正定八大寺之一。寺内华塔,高33.35米,是中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扁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精巧华丽,壮观秀逸。这种形制使塔底部显得大且厚实,神似火箭发射台。而从高空俯视,则宛若巨形花束。
“中国古代‘华’通‘花’。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海内孤例’。乾隆帝曾数次临塔观景,题额作诗。正定文物古迹众多,但仅有华塔与大佛寺是1961年的首批国保,足见其非凡……”旁征博引的讲解,引导沉浸在惊叹之中的孩子们来到塔院西北角的赵生明烈士纪念碑前,讲述了华塔几十年前的一段沧桑往事——
1947年8月,二次解放正定之际,敌军头目赵子云率还乡团残部溃入广惠寺,凭借华塔为制高点负隅顽抗。陕北人赵生明,时任晋察冀野战军四纵十旅二十九团副团长,作为现场最高指挥员,他命令战士们不用炮轰,而是以轻武器来进攻,尽量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是役,赵生明在敌人猛烈炮火中,不幸中弹牺牲。正定人将赵生明牺牲的南门里改名为“生明街”。口口相传,又叫成“生民街”……
“烈士碧血兮,洒我斯土。抔抔黄土兮,埋汝忠骨。壮士一去兮,恸我斯民。烈烈斯民兮,慰汝忠魂。”烈士碑上的诗文,令孩子们动容。砖石无言凝碧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繁荣富庶皆因有人负重前行、默默担当。崇拜英雄、敬畏文化的种子,当在今天为孩子们种下。
向古城深处走去。沐浴着朝阳,穿过婆娑树荫,分明能够在这些目之所见的有形文物之外,更感受到形而上的情怀、气度和信仰。
在正定博物馆,考古专家带领孩子们观看了开元寺南遗址考古动漫宣传片,进行了生动有趣的现场互动。还引导参观了许多实物展示,特别是正定周边窑场出产的典型北方瓷,以及经贸交流传来的南方瓷,不但制作精美,且为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移步换景,仿佛穿越时空。
很快,开元寺南遗址就出现在前方。当稚嫩的双脚踩在七朝不断带的文化层上时,那泥土和历史的味道扑面而来,孩子们欢快地叫起来:“哇!你看,这是唐代、这是北宋、这是明代……”
一眼千年,古城如画。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发掘已持续六年多。作为正定古城中轴线南部的重要遗址,其折射出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文化传统。作为我省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城市考古发掘项目,该遗址发掘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不仅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且发现遗迹现象280余处,出土文物6700余件……一幅千余年前正定古城居民的市井生活图卷,一座承载着军事、商贸、老百姓安居乐业梦想的“北方雄镇”,日渐清晰地露出真颜。
对于孩子们来说,走进考古现场,最兴奋的莫过于亲手体验考古过程。遗址之上,孩子们跟随考古工作者学习传统瓦当的古法制作,并在指导下拿着探铲感受田野考古的魅力,进行古城墙夯窝发掘体验。而最为神奇的莫过于“土样浮选”项目。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科技考古,由河北师范大学李冰老师和兰州大学李若博士开展。
“古人吃什么?种植哪些植物?古人生活环境与场景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能够复原吗?当现代科技遇上考古,会产生怎样的奇妙之旅?”李冰告诉孩子们,遗址中会发现很多植物,已变成不易腐烂的碳化物质,可长期保存在古代文化堆积中,但是发现和获取都很难。浮选法,便是考古学家根据碳化物质特性而设计,通过特殊的浮选仪器,利用水、土壤与碳化物质在密度上的差异来提取遗存。
采集土壤样品、记录样品信息、水洗土样、收集拣选遗存、阴干样品、室内筛分、挑选与鉴定……在考古专家的讲解指导下,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科技考古,还获颁考古证书、赠送考古盲盒伴手礼,合影留念。
“从孩子们开始,开启红色考古之旅的公众考古活动,带领他们用眼睛、用双手、用心,慢慢去了解历史、敬畏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热爱脚下的这一方土地。”陈伟说,作为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正定人,他深感责任重大。
一砖一瓦筑风骨,一草一木总关情。据悉,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考古系列主题活动在正定拉开帷幕后,还将以开元寺南遗址为基地,创新形式,拓展渠道,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推出一系列考古研学进校园活动。通过逐步推进,完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带动大众参与的公众考古活动整体布局。(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