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角地也有大作为。记者21日获悉,浦口区发起城市更新系列行动计划,首期“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即以老城内的5处小微公共空间为蓝本,设计服务民生、传承文脉的城市客厅。
此次竞赛以“故园不老,向新而生”为主题,面向社会开展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征集。被列入竞赛点位的5个小微空间,分别是位于江浦老城的城樾路三角地块、东方红河滨公园地块、康居公园地块、凤凰山公园地块和康安路-同心佳园地块。设计要求在立意上兼顾文化性与公共性,既注重人文内涵挖掘,彰显城市品格,又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服务社会民生。在功能上,兼顾普适性与特色性,既提供标准公共服务(雨伞借用、无线网络、直饮水等),建设便民设施,又提倡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驿站。
城樾路三角地块,现状为闲置空地和停车场,将提供一个具有缝合作用的生态公园。拟建“梧桐语”小型客厅,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提供常态化便民服务,组织周期性文化活动。鼓励对空间进行策划,可引入商业,与周边地块在功能上互补融合。
记者从南京市规划资源局浦口分局了解到,本次活动由浦口区政府主办,浦口区城市建设与更新指挥部等部门承办。优胜方案将由相关部门落地实施,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驿站。
早在2020年,我市就提出“加快布局‘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逐步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驿站”的目标,市建委会同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深入开展“梧桐语”规划建设研究,并印发了工作方案。2021年,“梧桐语”客厅被列入全市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全年建设10处各具特色的小型客厅。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在近期公布的城市品质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我市将继续充分利用城市街角空间,增补城市家具、雕塑小品、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或构筑物,拓展服务功能,实现“美丽可品味、空间可融入”。实施100处城市家具艺术化改造,综合采用既有建筑改造、规划新建、联合挂牌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设置50处以上“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活化城市微空间,浓厚城市文化氛围,逐步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其中2022年将增加30处。聚焦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活动等需求,对50处群众经常使用的生活性小微空间,通过采取“小规模、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的方式,营造安全开放、功能复合、可达性强、人文气息浓郁的特色空间。“梧桐语”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服务窗口和展示文学之都城市风貌的一张精致名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图/文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