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南大牵手573所高校大学生用外语讲非遗
发布日期: 2022-03-25 08:32:40 来源: 南京日报

录制英语视频 展示美丽中国

南大牵手573所高校大学生用外语讲非遗

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国情民风和中华文脉。昨天,南京大学传来消息,由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导、该校主办的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报名结束,活动吸引了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在内的全国574所高校的学生参与。

此次征集的短视频作品主题为“我和我眼中的非遗”。围绕“多彩非遗”“匠人匠心”和“地域非遗”等内容,学生们制作的英语短视频展现了非遗技艺、器物、风貌流传和发展的轨迹,各族人民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动故事,非遗的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组委会成员、南京大学本科生副院长潘柏介绍,收到的2071件作品囊括了粤剧、川剧等若干传统戏剧门类,涵盖了糖画、皮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地的风味小吃、风俗传统、节日庆典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二的曹语千通过走访古色古香的紫林坊艺术馆,对话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用地道的英语讲述了骨木镶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传奇。

独具岭南特色的石湾公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刘定之同学和小伙伴组团前往“南国陶都”佛山市石湾古镇,在红泥炉火旁,见证了“山公”匠人用陶泥创造一个又一个渔樵耕读的小小世界的过程。短视频中,他们将石湾土白话翻译成英语,用亲切而活泼的视听语言,揭开石湾公仔的神秘面纱。

南京大学梅思婕同学的短视频将南京金箔制作的十二道工序逐一记录,向世人展示锻制的艰辛以及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

“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视频拍摄与制作、用外语讲说,为提升非遗的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更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潘柏说,组委会将对作品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将通过媒体平台展播推广。

“我们发现非遗项目不是原先刻板印象里的‘老古董’,而是一项有无数匠人传承与创新,有国家大力保护和支持,一代又一代接力下去的文化工程。”刘定之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非遗‘破圈’,向世界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曹语千则为非遗大师的匠心与坚守、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深深触动,“文化强国需要有更多年轻人的力量,期待全球友人通过我们的青春视角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她说。

视频中梅思婕还联系了几位将非遗元素融入自身创作的国外艺术家。“全球化时代,跨国的文化交融与互鉴非常重要。”她希望这样有助于探寻非遗的国际化表达,扩宽非遗创新发展的文化动力和合作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