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出炉
2025年,40%以上建成区达“海绵”要求
记者昨日从市建委了解到,《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正式印发,全市将围绕建筑住区等四类项目,在11个区和江北新区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海绵城市”发展模式。
“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地下排水难题的一剂良方。“十三五”期间,我市以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为重点,推进海绵城市逐渐向全域推广,实施748个海绵项目建设。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十四五”期,我市将对建筑住区、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不同类型项目实施海绵城市分类建设。其中,建筑住区类主要推进建设项目664个,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涉及秦淮区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雨花台区潘窑保障房、花神美境小区等项目。道路广场类,主要包括玄武区大壮观路、秦淮区冶修一路、江北新区浦乌路等项目。河道水系类,推进海绵建设项目53个,总长度82.478公里,主要包括玄武区友谊河、秦淮区月牙湖等项目。公园绿地类,结合南京市水系规划推进海绵建设项目28个,包括玄武区水景公园、江北新区新化湿地公园等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划分为三大重点地区,分别是江北新区九袱洲片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9.86%,面源污染削减率55.9%;紫东核心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面源污染削减率60%;南部新城红花—机场片区,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面源污染削减率50%。
主城六区任务目标也已明确。玄武区优先建设铁北、孝陵卫、徐庄软件园等区域,规划构建特色小尺度范围形成“一区、一带、一廊、一楔”的自然生态空间结构;秦淮区优先建设以明城墙护城河以西区域、南部新城区域以及公共海绵设施建设;建邺区以夹江—江山大道—凤台南路—应天大街—江东中路—汉中门大街围成的区域为建设重点区域;鼓楼区以下关滨江商务区为建设重点区域;栖霞区重点推进燕子矶新城片区、栖霞山片区、仙林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雨花台区优先以软件谷两桥地区、足球文体小镇片区、板桥新城片区为建设重点区域。
江北新区延续总规确定的生态框架,形成“一区、三楔、多板块”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结构。重点建设江北新区核心区CBD及周边区域、浦口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等片区。而江宁区优先建设东山老城及上坊、秦淮河沿岸、九龙湖片等片区。
浦口区将持续推进浦口高新区海绵城市示范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城南新中心、桥林地铁小镇等开展海绵城市片区建设;六合区重点推进城西板块和六合龙袍新城等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溧水区重点以溧水高铁新城为重点区域,优先建设公共海绵设施;高淳区重点建设老城、开发区、湖滨生态新城等片区。
以上各板块均提出,到2025年,建成区40%—5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