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口区永宁街道张圩社区,2000亩的黄色油菜花海中,一条五彩缤纷的景观带沿着路边蜿蜒而行,开出紫色、红色、白色等颜色的油菜花,颇为特别。近年来,油菜花已经成为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媒介,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乡村。在此基础上,乡村正在用彩色油菜突破常规,营造新的“吸睛点”。
这一片片彩色油菜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专家的倾情投入。彩色油菜是怎么育成的?3月31日,记者走进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采访这里的彩色油菜品种研发团队,探寻彩色油菜背后的“科技密码”。
萝卜与油菜杂交
形成品种需要七八年
早上9点多,植物学博士郭月带着两个研究生钻进了一片油菜花地里。找到指定的母本植株后,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花蕾中的一粒粒雄芯剥落,留下中间一根细小的雌蕊。她又慢慢凑近,把另外一株父本雄蕊的花粉一点点地沾染到雌蕊的柱头上,然后套上白色的布袋子。
这个细致入微的工作就是杂交。“花期正是我们忙的时候。在育种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好花粉传授过程。要么就是通过套袋等方式让花朵实现自交,保持基因的纯度;要么就是与指定的父本花粉完成杂交,丰富基因多样性。”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团队首席专家、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洁夫说。
基于对乡村游大趋势的判断,2010年张洁夫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彩色油菜新品种。“目前我们种质资源库里共有5000份油菜资源,已经育成了紫色、红色、白色、黄色四个系列,共30多种彩色花的油菜种质资源。”张洁夫介绍,资源库里除了常规的黄色以外,还有乳白色、白色、金黄色等材料,最缺少的就是紫色和红色。那么紫色、红色的油菜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原来,彩色油菜一是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在正常的黄色油菜品种里,突变产生一些彩色的品种。二是远缘杂交,其中离不开另一个主角——油菜的“远亲”萝卜。“萝卜和油菜都属于十字花科,是近源物种。萝卜花有粉红色和紫色,将黄色或白色油菜与萝卜杂交,把粉色、紫色基因转育到油菜中。不过二者杂交不亲和,会不结籽,通过胚挽救的技术,选育出可育的材料,相当于做‘试管油菜’。”
一般而言,从杂交开始到性状稳定下来要五六年,再加上品种登记还需要两年的区域试验。也就是说,一个品种的形成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凝结了科研专家无数的努力与尝试。“我们还在培育矮杆油菜,未来会作为彩色油菜盆景增添城市阳台的风景,预计明后年将会推向市场。”
花期延长20天
科技服务让花开得更美
除了发力品种研发,做好科技服务、让花开得更美更盛同样重要。
彩色油菜是新生事物,每到彩色油菜的关键生育期,省农科院研究员高建芹就要忙着往各个科技服务点跑:有的出现病虫害,有的茬口衔接需要注意,有的天气异常需要加强管理……作为科技服务的专家,她要捋好一个个问题协助基地解决。“忙的时候,每天辗转于各个基地,回不了办公室。”
作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油菜研究单位之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团队建有国家油菜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油菜重点实验室,现有研发与推广人员17人。除了浦口永宁,高淳慢城,江宁钱家渡、西洋湖,溧水白马、和凤,六合陌上花渡等也都有几亩到几十亩的彩色油菜花。“南京一般种植了彩色油菜的休闲农业基地,几乎都是我们的科技服务点,目前包括黄色油菜在内的景观油菜总体服务面积超万亩。”
在南京,油菜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是近几年的事情,在科技服务中,高建芹发现不少大户存在油菜花种植经验不足的情况,需要专业生产技术指导。而一些景点则对花期有要求,“传统花期一般是一个月左右,我们通过摘苔延长花期、不同品种搭配、化控调节等多种方式,可以延长花期20天左右。”
省农科院通过彩色花品种展示、花期调节技术、创意造型及“菜+花+蜜+油”、“菜+花+蜜+肥”模式创建等关键成果,成功打造了区域性旅游网红打卡景点,为“慢城菜花节”、“永宁河岸花海”等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休闲观光知名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多重效益富民增收
多功能油菜发展后劲十足
在彩色油菜兴起的背后,正是油菜产业的发展壮大。
张圩社区每年油菜花节吸引游客约30万人,油菜花已经成为当地打的一张“特色牌”。如今,全国现在各地都在举办油菜花节,在千篇一律的黄色花海里,人们也希望看到一些颜色不同的品种,这也是社区引入彩色油菜的原因。在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下,不仅铺设了一条彩色油菜景观带,今年还打造了彩色油菜花大地景观,融入当地手狮舞民俗的文化,设计出两只憨态可掬的狮子造型。
受疫情影响,今年园区没有对外开放,但仍然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浦口区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茂斌对油菜花产业很有信心。“我们算过一笔账,每年的油菜花节不仅有门票、增值项目等两百多万元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还能带动农产品销售、就业等多重效益,综合效益已经超过了一产。”
“南京周边的油菜面积总体虽然不大,但南京这座大城市人口多,有乡村旅游消费的观念和需求。在周边打造油菜花景观,很受市民欢迎,能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三产融合的后劲很足。”张洁夫说,油菜的多功能性比较强,除了卖菜籽、榨油以外,还能采花蜜、卖菜薹,做农旅融合。他认为,油菜产业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最好的产业之一。张茂斌也深有感触,为此社区将朝着做大做强产业链的方向努力,发挥油菜产业的最大效益。
记者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获悉,近年来,南京市“稻油轮作”模式后,油菜种植面积获得恢复性增长,去年我市油菜秋播面积稳定在30万亩,实现三产融合产值超5亿元,多功能发展业态初步形成。今年,我市将继续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冬闲田油菜生产,以链式发展助力油菜产业兴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丽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