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应对疫情变“危”为“机”转型升级 南京部分企业一季度效益逆势上扬
发布日期: 2022-04-11 08:53:13 来源: 南京日报

新冠疫情让一部分行业感受到压力,同时也有企业积极开拓新业务新场景,主动变“危”为“机”,带来新的创收能力,营业额逆势上扬。近日,记者探访我市部分企业,看到各个生产线一片繁忙,在常态化落实防控举措的同时,企业发展也稳健推进。

防疫生产两手抓,“科技主播”云推介

7日晚8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果推介在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开播,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节节攀升。

一个科技成果推介直播活动引来越来越多人围观,主办方也很意外。更难得的是,活动中推介的科技成果,吸引全国各地不少商家线上采购、留言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防疫生产两手抓,研发生产没有停止。针对垃圾房可能成为致病细菌滋生、病毒传播途径的问题,研究院8名技术骨干连续攻关,完成新型消杀除味剂的研制工作,并捐赠给全市多个街道社区,配备防疫消杀机器人,实现多个场所的高效智能化消杀。”研究院总经理孙俊杰告诉记者。

如何探寻特殊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新渠道?研究院80后、90后青年员工化身“科技主播”,采买直播装备、搭起带货空间,每天晚间8点准时相约“云推介”。

“我们线上推介的都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节能新产品。这款IPSE中央柔水器,有国内首创纯物理阻垢除垢新技术,3月份日订单高达300万元,称得上是一季度公司的‘销量王’。”谈起公司最近的发展,孙俊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孙俊杰说,一季度研究院及孵化公司总营收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20%。公司还通过直播将科技成果放到网上进行推介,由市场来决定成果的好坏,这一举措将改变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坚持创新驱动,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出示苏康码、行程卡,测量体温后,7日上午,记者进入位于玄武区的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园区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研发人员正在忙碌。

先声药业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制药公司,拥有“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10强”与“中国制药工业百强”。疫情发生以来,先声药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省市区最新防疫政策落实落细。副总裁冯全服介绍,出于研发、诊断等需求,企业需接收来自外地的货品,集团严格落实人、货分流,外来货品在园区外消杀后,单向进入园区。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先声药业去年实现营收约50亿元;研发投入逐年上升,去年累计投入14.17亿元用于研发,占总收入比重高达28.3%。冯全服介绍,集团去年因自研创新药先必新的销售额强势增长,仅神经系统业务收入就实现15.43亿元,同比增长119.3%。今年一季度以来,该药销售数据稳步增长,高于去年同期,未来将惠及更多脑卒中患者。

同时,集团克服疫情影响,稳步推进近60项创新药研发管线项目。其中,全球首个化疗前骨髓保护药物曲拉西利有望今年上市,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小分子治疗药物也已获批进入临床,为同类产品中研发进度最快。

军工厂应急转产防护服

在南京际华3521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陈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护服,上面带有“3521”和“江苏医疗队”标识,并签满了54家医疗单位的101位我省援鄂医护人员的名字,表达医护工作者对后方保障“铠甲”的感谢之情。

作为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军工企业,早在2020年初,际华3521公司就联手南京际华兄弟企业转产防护服,及时保障我省防疫物资供应。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共生产防护服、隔离衣等防护物资近200万件,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较去年同期增长20%。

“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得益于我们长期坚持市场科研双轮驱动,生产组织严谨有序,质量管控依法合规。”际华3521公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企业率先拿到医疗器械生产江苏省“001”号临时应急生产许可证,当年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生产防护服113万件。

记者在十万级洁净车间看到,防护服生产线整齐排成行列,成片雪白的防护服材料被裁成片、码成摞,现场的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快速敏捷将防护服材料拼接起来。际华3521公司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率先实施扫“场所码”进入公司制度,进入防护服生产车间的环节更加严格,佩戴口罩、穿戴防护服、清洗双手、洁身除尘……

“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我们没有理由不全力保障防疫工作。”上述负责人回忆,本轮疫情以来,不少外省市车辆不能进入南京高速卡口,秦淮区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了4张临时通行证,并在相关接驳点安排专人负责引导,有效保障了抗疫生产原材料和成品产品的运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