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宋广玉整理
双重考验下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丁宏(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1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增长7.5%,这是在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和疫情交织的双重考验之下交出的圆满答卷,成绩实属不易。
南京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一是持续保持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创新是南京发展的“主引擎”,发挥南京创新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坚持创新总体方向不动摇,在全国首次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科创产业和产业科创双向发力,是南京当前以及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是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南京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文件,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新赛道,使南京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动能更加充足。
三是更好把握南京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南京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GDP稳居全国前十,在全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和明显,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是体现南京的优势和担当,在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是充分展现城市的强大韧性。当前疫情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大“灰天鹅”和“黑犀牛”,在突然出现的聚焦性疫情面前,南京人民众志成城,沉着应对,科学处置,坚决守住了疫情不规模性反弹的底线,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为南京的经济社会胜利发展赢得了主动。
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营商环境
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2021年南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提升群众办事效率等营商环境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新的发展理念,服务新的发展格局,南京要对标新规则、新标杆,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营商环境。比如,注重创新激励,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更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发挥“放管服”先行优势,优化完善一体化的政务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此,要由要素合作转向规则合作,建立一体化政务对接商务服务平台,建立一体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进行定期报告,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数字经济,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的营商环境。
胡雅蓓(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南京的科技创新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下一步要依托产业科技创新阵地,为人才创业提供创新平台;融入全球科技合作网络,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推进综合改革试点,突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顺应系统创新范式演进,营造良性双创生态系统。
全面加强数字新基建,争取更多国家级数字技术平台落地
徐园(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其重要性、全局性已经得到共识,我国更是以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高度推进数字经济发展。2022年南京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将数字经济以“单独成段”的方式进行表述,与创新、内需等处于同等地位,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并且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生产性服务业数字融合、开发区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统筹布局。
强化数字基建,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础。南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全面加强数字新基建,争取更多国家级数字技术平台落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也是数字产业化领域的核心,南京要将此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竞争力,培育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形成南京数字经济品牌效应。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依托空间,一方面,南京要围绕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加快“智改数转”,从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覆盖到整体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强引擎”。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科技等生产性专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并以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服务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