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健马金
通讯员宁人宣
“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本次市人代会上,有多名代表履行请假手续,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在另一个“战场”,他们履行自身职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援沪医疗队,他与大家一起“攻山头”“守山头”
4月10日,市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已率领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在上海工作了10多天。
江苏医疗队、浙江医疗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三方,共同管理拥有1.3万余张病床的临港方舱。10日上午,鲁翔刚刚召开完江苏方舱队领队会议。他说,江苏方舱队共有2055名医护人员,管理7.5个方舱、7300多张病床。方舱正式开舱、收治患者的前三天,所有医护人员几乎不眠不休,4个小时一班轮转,30个小时实现全舱收满。
“开舱前准备、开舱后院感培训等是‘攻山头’,对症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守山头’!”目前担任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队长的鲁翔,在支援湖北疫情防控时担任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领队。他说,“此次江苏方舱队全体医护人员中,100余名有援鄂经验,另有一半有抗疫经验,大家有信心、有能力,与兄弟省市同心合力,救治感染者,与病毒赛跑。”
“关心患者、关心队员、关心战友。”鲁翔说,临港方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的任务是战胜病毒,守护好每一名患者、每一名医护人员、每一名志愿者、工作人员等的安全,“作为一名南京市人大代表,我虽然未能参加今年的人代会,但在援沪医疗队,我们同样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与上海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在封控区,她与大家一起保障生活防护物资发放
“请出示核酸采样码、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4月9日起,市人大代表、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便民专员陈晓芳,成为辖区“国际健康城重点人群核酸采样点位”的一名信息登记员,每天身着防护服,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此前,她刚刚结束在街道珍珠雅苑封控区的工作,并完成健康管理。“3月20日,珍珠雅苑小区出现阳性病例。按照组织安排,我们凌晨三点就到街道待命,随后赶赴小区参与封控管理与服务工作,前后大概半个月。”陈晓芳说,3月下旬,南京遭遇倒春寒,雨水不断,封控区指挥部借助帐篷、集装箱和临时启用的一间毛坯门面房办公,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都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工作。
“我主要负责物资保障组的工作,团队共计30多名成员,大家齐心协力,为封控区2000多户、5000多人配送各种生活和防护物资。调配、清点、分发,大家每天从早干到晚,一刻不歇,前几天大家都累得腿打哆嗦、胳膊抬不起来,但大家都扛了过来。”陈晓芳说,她是一名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关键时刻,组织有要求、群众有期待,再苦再累也要站出来、挺下去。
“4月3日早上5点,接到小区顺利解封的通知,我再也没了睡意,同一间临时宿舍里的8个小伙伴也纷纷起床。这是全体封控区居民的胜利,是各级各部门支持的胜利。作为一名90后的党员、市人大代表,我此刻再次体会到了党的领导的力量、体会到了人民的力量。”陈晓芳说。
在交通查验点,她与大家一起“逆行”疏通堵点
4月9日早上,宁杭高速湖熟收费站查验点;下午,绕越高速南庄出入口缓冲区。4月10日早上,宁杭高速江宁段全线……
这两天,市人大代表,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朋芳的行程,一直跟着手机导航走。只不过她选择的路线都是“飘红”的地方:哪里拥堵去哪里。选择“逆行”,是因为她和她带领的团队——江宁区交通运输局,正在承担着疫情防控交通查验和重点人群转运工作。
江宁区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过往车辆众多,为做好来宁返宁车辆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3月10日以来,张朋芳和“战友”们开启了“只知道几月几号,不知道星期几”的工作模式,一直连轴转,每天晚上12点之前能回家,都成了奢望。有一次凌晨4点到家,早上8点又到了公路查验点,家里还以为她整夜未回。张朋芳说,“在查验点上,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在线,有的点位长连续30多个小时奋战在一线,有的工作人员摔伤了腿都不说,拄着拐杖坚守一线,就是为了能多做一点。”
“交通查验、重点人员转运,不分白天黑夜,我们特别关注被查验和转运人员的切身感受,尽量不耽误大家的行程,但因为车流量大、信息核验需要时间,有时也难免造成道路拥堵和排队等待。为此,我们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制作各类指引卡片标牌,派出工作人员提前引导,方便车辆快速通过,对重点涉疫地区滞留车辆人员,我们还送上‘暖心礼包’,提供免费餐食,让大家感受到南京的温度。”
张朋芳说,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仍将牢记自身人大代表身份,在外防输入和保通保畅的具体工作中,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身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