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农业生产
一年春好处,春播备耕忙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我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春季农业生产。翻地松土、水稻育秧、施肥除草……农户们加足马力抢抓农时,田间乡野正在绘制一幅幅生动火热的“春耕图”。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田间监测调查密度频次,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三情监测,强化分类管理和技术指导,为今年粮食稳产丰产打下基础。
翻地:绿肥压青还田
4月12日上午,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村千余亩高标准生态农田内,压青还田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两台翻耕机轰隆作响,碎、压、翻、埋、耕,让两尺多高茂盛的油菜地块瞬间变得细碎、平整、干净……
为何要把好好的油菜碾碎?现场工作人员李树芹解释:“这些都是观赏性油菜,只开花不结籽,我们将其全部翻耕到土里,成为绿肥。”
农田翻地施肥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稻田的连作会导致土壤失去养分、通透性变差,进而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市积极倡导绿色农业,引导农户将蚕豆、油菜、紫云英等绿肥作物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法宝”,从泥土里长出的有机肥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300亩油菜,阜庄村高标准生态农田内还种植了紫云英、菖蒲、香椿、蛋白桑、香根草等作物。“我们对农田实行轮作换茬,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就种上紫云英、油菜等作物。在春耕备耕时再把这些作物变成绿肥还田,为水稻提供丰富的营养。”阜庄村村委会主任陈先先介绍,这样既能减少化肥使用量,又可以培肥地力,达到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生态的目的。
育秧:种子生根发芽
水泥场上,秧盘两个一组一字排开,林金龙蹲在中间,用手轻轻拨开盘里的细土,看到一颗颗水稻种子已经扎根、发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首批育秧算是成功了。再过3—4天,秧苗就能破土而出,5月5日前将全部下田。”
林金龙是六合区余粮家庭农场负责人,先后在六合竹镇流转150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今年,除了200亩种了小麦,其他一直休耕。为尽快把空闲土地用起来,4月9日起,他就带着8名工人忙着早稻育秧,“年前,我们就买好了种子、化肥、农药,育秧时间与往年基本同步,一点儿都没耽误。”
开袋晾晒让种子苏醒、包上种衣、铺上底土基质……一番操作下来,一块块装着种子的秧盘从育秧流水线上鱼贯而出,工人们再逐一码放在水泥地上。育秧为何不放在大田里?林金龙解释,相比大田,气温升起来后,水泥地温度更高,更有利于秧苗生长,生长周期将缩短至20多天。这样一来,能实现早插秧、早收割、早上市,也能卖个好价钱。
“3天下来,我们育了2000斤种子,可满足600亩田的插秧需求。”林金龙告诉记者,今年首批选育的种子沿用了去年的籼稻品种——荃优822,下田后133天即可开镰收割,“去年亩产达到1300斤,盼着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播种:蔬菜基地抢收抢种
4月12日,在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千亩蔬菜基地,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定植南瓜苗。他们一手拿起南瓜苗,一手用小铲子在平整好的垄上刨出一个小坑,然后将南瓜苗放进小坑,再盖上土,动作娴熟。
“这是今年新引进的贝贝南瓜新品种,有小红灯笼、小青王子,还有一片‘灰姑娘’,现在看不出差异,等成熟时,它们颜色各异。”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冯顾城指着面前一片南瓜大田介绍,这些新品种南瓜颜色丰富,口感甜糯,风味独特,且生长周期短,授粉后35天就成熟,销售价格比普通南瓜高出5—10倍,预计亩均收入比普通南瓜高出2000元左右。
据介绍,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我市重要的蔬菜保供基地,拥有2000多亩蔬菜产业基地,年产蔬菜9000多吨。
眼下,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春播,带动社员抢收抢种。合作社蔬菜基地里,每天有100多名农民在地里忙春播,除了南瓜,还有水果玉米、辣椒、苦瓜、黄瓜等十几种蔬菜,最快的5月就能上市,其中贝贝南瓜为露天和大棚两种模式搭配种植,上市时间可从5月中下旬持续到11月,较传统种植模式延长3个月。
记者 杜莹 孙敬清 胡英华 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