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记者探访我市“医”线——线上线下联动,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
发布日期: 2022-04-14 09:58:40 来源: 南京日报

保证门急诊患者就医服务,对危急重症打通绿色通道,保障24小时内核酸证明需求,增设科室进驻“云门诊”,力保药物及时快递送至患者手中……南京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以来,除了奔波于抗疫一线,在宁各大医疗机构在加强院感防控的同时,全方位守护市民多元化就医需求。

绿色通道打通 危急重症有效救治

南京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后的第二天清晨,市第一医院就被一串紧急的救护车警笛声打破了宁静。70岁的刘先生早晨在家中突然胸痛难忍,随后被120紧急送往医院。在急诊,刘先生出现胸闷、背后发凉,呕吐晕倒的症状。

情况危急!医院“特事特办”,在看到刘先生手机上的健康码和行程卡都是绿码的前提下,立即予以核酸采样,同步开展紧急救治,急诊立即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很快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肌酐蛋白等均有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转往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救治。

“急性心梗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出现并发症。因此医院第一时间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介入治疗。目前患者情况稳定。”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田乃亮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获悉,除了保障市民日常门诊就医需求,南京各大医院急诊24小时接诊,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对来院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按照“边抢救、边流调、边核酸检测”的流程,开展急救工作。“对于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入住缓冲病房。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及时开展诊疗工作。即便在周末假期也能确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市第一医院工作人员说。

人性化措施助力云端诊疗

“不要担心,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焦虑等心理因素影响,您按时服用药物,试着调整心态,随时关注病情,有需要都可以上‘云门诊’咨询医生。”家住建邺区的夏女士患干燥综合征多年,近日受多变天气及疫情的影响,时常在下午感觉心神不宁、情绪焦虑。担心病情发展,夏女士在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预约了风湿免疫科复诊。到了预约时间,夏女士提前进入手机的“云诊室”候诊区,最终通过音视频、图文等实现在线诊疗。医生还给予了相应的心理疏导。

除了奔波于抗疫一线,南京不少医院在加强安排医护人员坚守门急诊外,开展空中诊疗服务,在“医”线保障患者咨询、复诊、开药等各种就医需求。

采访中记者获悉,在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近期线上复诊人次是平时的5倍。互联网医院院长屈峰告诉记者,医院空中诊疗不仅假期不停诊,更组织44个科室近千名专家进驻,“互联网医院今年扩增了十来项功能,更好提升了线上诊疗服务。”高峰时一天为近万名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时,几乎半数都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预约缴费,极大缓解了人群的聚集。

此外,南京地区包括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周末假期也力保市民就医需求。省中医院健康产业办主任常诚主管互联网医院工作,他告诉记者,医院为方便更多患者就诊,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措施,“此前南京地区眼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线下专科门诊暂停,但春季干眼症、鼻炎鼻窦炎等患者比较多,为此我们首次将眼科、五官科等搬上‘云门诊’,缓解患者急需。”目前医院34个科室进驻“云门诊”,每天有100位专家上诊,每天云门诊量达到近千人次,“是平时的两三倍”。为了方便上班族以及不会用智能手机操作的老人,省中医院更贴心开放了夜门诊,时间从18:30延续到22:30。

多措并举保障药物“送上门”

“昨天手机操作完之后,今天就收到了药,真的很方便。”年过花甲的赵女士曾因脑动脉瘤做过手术,按照医嘱必须每天定时服用药物,为响应少流动多居家的号召,她用“云门诊”开药付费,并很快收到了医院的快递。

“云门诊”上,有大量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是这些复诊患者最重要的诉求之一。“为保障市民开药需求,我们在‘云门诊’上专门增加了相关普通号源。”常诚告诉记者,“云门诊”挂号费最高35元,“线下很多专家号都超过一两百元。为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专家的处方,我们鼓励更多名中医上诊,并增加上诊次数。”患者拿到处方后,可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付款和快递服务,南京市医保参保者更可通过相关渠道选择医保支付。

在这些复诊开药需求的患者中,不仅有南京本地市民,更有大量外地患者。“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快递会受阻,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和顺丰、邮政等协调,尽可能快速及时地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常诚告诉记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章琛 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