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每天打七八十个电话,只为做好数据核查
发布日期: 2022-04-15 08:22:50 来源: 南京日报

浦口区江浦街道巩固社区网格员徐宇轩——

每天打七八十个电话,只为做好数据核查

“明天要做的事:防疫方面,继续核查剩余人员信息,通知西水湾家园东区老年人疫苗接种相关事项;劳动保障方面,灵活就业补贴申请即将开始;滨江馨园的陈爷爷生日,打电话祝贺……”昨天下午,在浦口区江浦街道巩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网格员徐宇轩的桌上摆满了表格和文件。在电脑显示器左下角,一张蓝色便利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徐宇轩每天下班前的“规定动作”——梳理当天完成的事项,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写在便利贴上。

1996年出生的徐宇轩是巩固社区的一名网格员,2019年8月进入社区工作。“没想到年底就遇上了疫情。”徐宇轩说,当时他因为刚进入社区,对很多情况不了解不熟悉,社区负责人总是安排老党员带着他一起工作,“看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我感触很深。”受此影响,徐宇轩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去年9月,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在同事眼里,徐宇轩就是社区的“最强大脑”。最新的隔离政策是什么?哪位居民什么时候解除隔离?问徐宇轩是最好的选择,他几乎都可以脱口而出。“他是个特别细致的小伙子,把自己的网格片区情况摸得很清楚,不怕吃苦,各种资料分类做得清清爽爽。”社区工作人员张思源说。

因为工作认真,今年3月,徐宇轩被安排到了数据核查组,负责核实信息、登记情况、梳理台账。

数据核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涉及很多信息,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上午8点多,徐宇轩就会来到社区,平均每天要打七八十个电话,经常打到手机发烫,核实信息后还需要录入系统,有时候忙碌到深夜,他就在值班室将就一晚,不想回家打扰父母休息。

3月底的某天晚上12点,正在值班的徐宇轩接到了“宁搏疫”平台下发的数据,必须对有关人员立即展开核查。“其中一位居民,我拨通电话,才问了一句是否有外地行程史,对方就很不耐烦,连说几次‘没有’就挂断了,再怎么打也不接。”为了确认情况,徐宇轩当即依照表格中的地址,和同事前往中海原山小区寻找该居民。

令徐宇轩没想到的是,开门的居民并不是他们要寻找的人,且二人之间并无关联。很快,徐宇轩意识到可能是前期登记的信息出现错误,导致乌龙。此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多,徐宇轩只能暂时作罢,将相关情况反馈至街道,打算第二天继续联系。

“第二天我想了想,换了个电话打过去,耐心解释了一番,终于核实了相关情况。”徐宇轩说,在数据核查过程中,对于部分出现烦躁情绪的居民,他非常理解,但他必须打好每一通电话,把事情解释清楚,舒缓居民的情绪。这种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学问让徐宇轩迅速成长,也成为他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最大收获和感受。

这一次登记地址的错误让徐宇轩意识到,虽然大数据在社区为基层减负不少,但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基层工作者,必须跑得更勤,将每一个数据核实好、确认好。

工作之余,徐宇轩也是居民眼中热心的大男孩。去年11月,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10岁少年,成为南京市第111位、浦口区第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个小伙我们都认识,疫情期间经常来送菜送药,对人特别有耐心,大家都寻思着给他介绍对象呢!”社区居民徐鹏举笑着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通讯员 陆浩 刘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