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疫情一天不结束,防控一天不放松
发布日期: 2022-04-17 12:03:23 来源: 南京日报

全市2000多个工地扎牢疫情防控网

疫情一天不结束,防控一天不放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

“有一个多月没出去了,每天两点一线,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宿舍。”16日,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木工丁玉杰正在与工友配合搭设木制模架。他表示,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

今年50多岁的丁玉杰来工地刚满两个月,主要负责隧道的木制模架搭设。只见他用钉子不停敲打,形成了一个方形的空腔。“要做20多米长,整体吊入基坑内,作为隧道的侧板,在钢筋支架的配合下,浇筑混凝土,形成侧墙。”他解释道。

作为春节期间都没停工的南京市重点工程,和燕路匝道隧道首节底板和顶板现已完成浇筑,形成一个隧道空间。基坑内,多名工人在密密麻麻的钢支架间对每个接口处进行固定,为下一步浇筑隧道侧墙和顶板做准备。“基坑是露天的,大家都佩戴好口罩,各自负责各自的区域。”工人王勇说,目前属于疫情非常时期,工地封闭管理让大家心里非常踏实,只要努力干活就行,其他的也没工夫去想,“宿舍区每天都会消毒,每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生活用品用完了有人代为采购,省心!”

在宿舍区记者看到,每名进场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查看健康码、行程卡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红山路工程位于老城区,工人所处位置离居民区也近,因此要守好大门,既是对工人负责,也是对周边居民负责。”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项目负责人表示。

走入一间宿舍,5名工人有的戴着耳机在听音乐,有的在刷短视频。“两点一线,就是对防疫最大的贡献。”钢筋工夏斌站在阳台前,望着院子里忙忙碌碌的厨师和洗池子的保洁张师傅。张师傅负责住宿区的环境卫生与每日消杀。“一次要背几斤重的桶,把每个角落喷洒一遍。既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就得对这里的安全环境负责。”老张认真地说。

记者了解到,项目部一方面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方面克服影响确保施工材料正常保障,紧盯年度目标。地铁1号线北延代建的高架桥4联已完成一半,进入地下运行区间已基本完成,计划6月交付地铁方面。和燕路匝道隧道计划8月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全标段主线、支线隧道和地铁代建段计划10月底基本完成,为城北释放道路、改善空间创造条件。

“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对接人是谁?过来扫一下场所码。”在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地门前,值守的胡师傅对每名进场运送材料和维修机械的人员重复着同样的话。近两个月胡师傅一直在这里值守,每天上千工人排队入场,他和其他3名值守人员各自分工,严格查看每人的场所码,随后,工人再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工地。“市里要求每个工地出入口安排两人值守,我们安排了4名工作人员和1名流动巡查人员。”总包单位葛洲坝集团项目部工作人员朱佳炜介绍,工地面积庞大,对防疫管理提出挑战。除常态化的出入口值守、定时消杀等外,现场还通过网格化,把安全员、施工员等划分到各个单元,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安全施工。每名工人和工作人员都有定制的信息牌,随身佩戴以备查验。

时值中午,工人们分批次赶回宿舍区用餐。这里同样安排了值守人员。工人们依次排队,扫描场所码,查验合格方能进入。马永燕夫妻俩在食堂打完饭后,走回宿舍一起吃。“进工地扫码,进宿舍扫码,隔几天一次核酸检测,管得严比较好。”马永燕边吃边说,自己目前所在的基坑正在进行钢筋绑扎,铺设底板。基坑下安排了通风设备,工人们也都戴着口罩施工,个人防护意识比较强。生活区内的便利店、快递柜,在每日消杀的前提下,保障着大家的正常生活。

“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的防控就一天不放松。”朱佳炜表示,这几天宿舍区出入口还将安置人脸识别系统,提高进出场的查验效率。

记者从市建委质安处了解到,我市目前在建工地2551个,工地人员进行分类管理,通过严把工地大门关、双人双岗、只留一个进出口等,严格要求工地落实防疫措施。主城抽调人员设立80多个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小组,一个多月来放弃双休日不间断巡查,目前已检查工地8000多个次,覆盖主城所有工地。仅3月中旬至月底,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70多万人次。4月14日起,开展“三天一检”。该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全市各级建设系统将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守住工地防线,让城市建设在紧张有序的环境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