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来本月最低24.5℃的气温后,高温已蠢蠢欲动,准备再次“发货”,预计下周我市又将迎来酷暑,最高气温可达4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周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摆动,位于副高边缘的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并伴有分散性雷阵雨,气温也比入伏前“降了一个档次”,昨天清晨最低气温只有24.5℃,创下本月最低。
不过,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下周一(7月25日)起,新一轮高温又将“光临”南京,届时我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中27日—31日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8℃—41℃。
今天是个大风的天气,全市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偏南风转偏西风,风力3级逐渐增强至5到6级阵风7到8级,今天气温:27℃到28℃,最高气温33℃左右;7月24日全市多云,偏西风3到4级,最低气温23℃到24℃,最高气温33℃到34℃;7月25日全市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偏东风3到4级,最低气温26℃到27℃,最高气温35℃左右。
头顶烈日“水域美容师”湖上保洁“蒸桑拿”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
近日,在我市的各个河道,不少“水域美容师”在烈日暴晒和水汽蒸腾的双重“烤”验下,辛勤工作。
一根撑杆,一艘小船,穿上救生衣,戴上草帽,肩膀上搭一条毛巾,“水域美容师”们用自己的辛苦,换来河道清澈,带来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
19日上午9点,记者在鼓楼区惠民河边看到,碧绿的河水宛如一条丝带,岸边灌木郁郁葱葱。河上的小船里,“水域美容师”王炳友手撑木杆“吱呀吱呀”地划着船,看到漂浮的树叶、塑料袋、纸巾等杂物垃圾,就舀进网兜,再放进船上的垃圾收集塑料桶,途经的一侧河道已是干干净净。
烈日当空,河面上热气腾腾像个蒸笼,灼热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晃得王炳友睁不开眼,“我每天早上7点开始保洁,最近太热,大概在船上作业十分钟就汗流浃背,擦汗的毛巾都是湿的。”他说。
记者看到,王炳友的手套和袖套已被汗水粘在皮肤上,工作服也被汗水“染”深一个色号,又被骄阳烤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盐渍。虽然河水近在咫尺,但丝毫不觉得凉快,因为面临的是“双面烤”,“头上一个太阳,河面还反射上来一个,比在地面更热。”他说。
打捞河面浮萍,清理漂浮的水草……7月15日上午,安城集团御河公司清水塘养护员朱朝辉头顶烈日穿梭于水上,仅仅才过10多分钟,他的衣服上已经结出了盐霜。
今年是朱朝辉在清水塘养护的第6个夏天。早晨6点,一圈巡查完的朱朝辉趁着天气还不太热,穿上救生衣,踏上一条小船,手持长手柄的网兜,开始打捞水草。短短十分钟,汗水就顺着他的脸颊、脖子直往下流,蓝色工作服已经打湿了一大半。
高温还给朱朝辉增加了工作量。夏天水草丰茂,荷花、黑夜轮藻、苦藻繁殖速度加快,放任不管很快就会长满整个水塘,漂浮的水草不及时清理就会腐烂,影响水质。一小时的时间,朱朝辉的船上堆积了一座“水草山”。河水反射太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朱朝辉汗湿的衣服被太阳一晒又干了,过一会又被汗湿了。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安城集团御河公司采用“两头班”,把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6点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朱朝辉打捞完一圈,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一天下来,清水塘要人工清理出一两吨水草。
7月19日上午9点多,在南部新城片区的响水河上,水面温度达到40℃。水体养护工人朱余前和费凤于正打捞水草和漂浮物。他俩都穿着救生衣,头戴草帽,脖子和手臂被晒得黢黑。两人一个撑着竹竿控制方向,另一个手持网兜,利落地捞起水面的落叶。
河面上没有遮挡阴凉的地方,小船上摆放着的两大瓶白开水早已见了底,费凤于控制着小船,稳稳停在岸边,他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点,他们就开始了“巡河”工作,两人一组。“响水河河道比较狭窄,步道较高,夏天在这里捞水草,没有一丝风,仿佛是个大蒸笼。”朱余前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滚落的汗珠笑着说,他俩每天都各自带一大桶水,基本上半天一个人就要“干”掉2升水。虽然非常辛苦,但看到变得清洁的河面,他有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记者田诗雨肖凡严玲
通讯员田钟汉成雪熊秀娟
身处“闷罐”“公交女医生”汗湿制服结盐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通讯员费秋润
上午10时,骄阳似火,一辆718路公交车在完成早高峰交通保障任务后,缓缓驶进江宁公交集团修理三厂开始检修保养。“噗……”刹车熄火后,公交车好似终于卸下重负,排气管吐出滚滚热浪。718路公交车,每天往来于我市江宁和玄武两地,路线全长15.2公里,始发江宁天旺路站,终点至玄武小卫街东,日均服务人群1500人次。
718路停靠2号工位后,电工李文清、机工李飞、钣金工张贤俊和漆工李震等人快速上前,按各自“包干区”,分别对这辆车的发动机、底盘、电器及车身等实施“望闻问切”。
90后“铁娘子”李文清负责灯光、发动机电机以及底盘线束等检修和保养。她登上驾驶室,调试仪表盘和灯光等,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随后又打开应急阀,查看车门能否打开。“这关系到乘客在必要时能否安全撤离,必须慎重。”李文清说。此时,关闭空调的公交车厢好似一个大闷罐,热空气排散不出去,仅5分钟左右,李文清就额头冒汗、后背发潮。
确定驾驶室安全后,李文清下到地沟,开始检查线束。在漆黑底盘的各零部件之间,藏有大小、类型各不相同的百余条线路,每条都用线束固定。昏暗中,李文清举着手电,从前桥慢慢挪至后桥,一处处仔细查看其有无松动,有些紧要处,还用手触摸确认。她说,线束是否紧固意义重大,如果其中一条线路松动,便有可能偏离原有位置与其他线路产生摩擦,溅起火星,引发安全事故。
太阳越升越高,检修车间更加炽热。李文清置身的这个80厘米高、10多厘米宽的地沟,就像个引流器,源源不断把外界热量吸收进来,连空气中机油、灰尘的味道也没落下。豆大的汗珠像密集的雨点不断从她下巴、脊背滑下来,不到一刻钟,身上蓝色制服就湿透了。
登上地面,来到车尾,李文清打开后车盖检查发动机。“小心!”李文清提醒记者,发动机温度超95℃,夏季热量不易散发,熄火后还会有70℃,“昨天我的胳臂就不小心烫了个泡。”透过红外线测温枪,记者看到当前该发动机舱温度显示为76.8℃。
全神贯注下,李文清并未发觉自己刚湿透的制服已被高温烘干,留下一层清晰可见的盐霜。
高温考验城市交通保障能力。连日来,江宁公交集团修理三厂全体检修工人坚守高温下的半开放车间,有计划、分批次对全区1444辆公交车进行一级维护,为公交车诊治各种“疑难杂症”,确保江宁往来南京主城及周边句容、马鞍山等地共190条公交线路的安全出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公交“医生”。
在修理三厂,一名公交“医生”从早上7点至下午5点,日均检修车辆约15辆,最多时达30余辆。
1小时后,这辆718路完成一级维护。“嘀嘀……”718路“满血复活”欢快离厂。李文清笑着招呼下一辆公交车赶紧停靠过来,她说:“用我们的汗水换乘客出行安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