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全球快看:南京春节:继承古传统 发扬新风尚
发布日期: 2023-01-20 09:32:55 来源: 南京日报

岁时节令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春节与清明、端午、中秋被誉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因时处一岁之首,故而春节又名元日。春节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上古先民于岁时交替时的祭祀行为。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春节的文化内涵愈发深厚。就广义而言,春节的时间脉络可以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也因此形成了丰富的传统节俗和历史典故,让春节真正成为“中华文化集中呈现的重要文化平台”。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孕育了绵延几千年的历史。自明以来,无论在经济水平或是精神文化方面,南京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成为岁时节俗形成的沃土。时至今日,这些传统节俗大多仍为民众所传承,并在新时代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成为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春风送暖入屠苏:除瘟避疫的美好愿景


(资料图片)

“卑幼拜尊长,童仆拜主人,欢声满堂”,一般而言,“欢庆团圆”是当下人们对于春节的第一印象。而除瘟避疫、身康体健的春节年俗主题则在不经意间被忽视。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人们对于身体的健康十分关心。尤其在作为一岁之首的春节,人们采取各种行动来预测来年吉凶,乃至连天气情况都被纳入观察的范围。如《岁华忆语》记载:“七日曰人日。是日天朗气清,则人人大欢悦,谓一岁少灾病也。”

“岁酒劝屠苏,楚声山鹧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唯有曹君不相弃,故穿深巷送屠苏”“守岁晋屠苏之酒,迎年开旌节之华”……在古人的诗篇中,春节饮屠苏酒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节俗之一。相传屠苏为一种香草,以此泡酒饮用可以强身健体。又相传是药王孙思邈所传的一味药方,在《金陵岁时记》中还有详细记载,包括赤木桂心、防风、菝葜、蜀椒、桔梗、大黄、乌头和赤小豆等八种药材。制作时“用三角绛囊盛之,除夕悬井中,至元日寅时取出,置无灰酒内,煎四五沸,举家东向,自幼至长,次第饮之。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除了药材的功效,“屠苏”二字还有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的含义,古人认为由此可以免除瘟疫。

无论如何理解“屠苏”,都体现出古代民众对新一年能够除瘟避疫的美好愿景。在春节期间,除了饮用屠苏酒,南京地区的民众还有许多丰富的避瘟习俗。据正德年间的《江宁县志》记载,当时人们为了避瘟,会在除夕当天于家门之外点燃火炉,并“焚苍术及辟瘟丹”以求健康。面对抵抗力更低的儿童,除了以上的种种手段之外,父母亲友还会制作一种叫作“倭子”的绒制小人给儿童佩戴,“谓能避疫,殆魇胜之变相耳”。

总把新桃换旧符:从门前春联到城市名片

春联是集文学、书法、哲学等于一体的特殊产物,虽然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但在春节前张贴春联已经成为当代节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最早的春联并非纸质,而是以桃木为载体,画上或刻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之名,直到明代以来才逐渐变为纸质春联。相传南京地区贴春联的习俗由此而来:明太祖朱元璋曾于某年春节前传旨,要求“公卿庶士之家,必须加春联一副”,此后贴春联成为代代传承的习俗,桃符亦成为春联的代称,并常被记录于历代方志和文人笔记中。

如《六合县志》载:“除夕祀众神,家庙换桃符,贴‘宜春’字。”《江宁县志》有“易门神、桃符,更春帖”的说法。《高淳县志》载:“除夕,换桃符、更春联,谓之迎新。”由此可见,张贴于门前的除了春联之外,还有桃符、门神等。上世纪初,还出现了一种用红纸雕镂而成、张贴于门楣处、名曰“红钱”或“黄钱”的特殊门联,样式为“纸式长方,携天官、财神等像,横列四字,如‘天官赐福’‘招财进宝’等。”

在过去,从构思春联的内容、准备笔墨纸砚、书写春联内容到最后刷浆张贴,都需要一家人共同参与。而在今天,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春联已不仅是家庭团圆幸福的象征,更是成为一张重要的南京城市文化名片。

为更好地营造春节的节日氛围,赋予传统的张贴春联节俗新形式,早在2016年,南京市就开始举办“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向社会各界征集春联内容、组织专家评选、邀请书法家撰写、开展悬挂仪式,至今已延续8年。喜庆祥和的巨大春联,将南京地区的十三座古老的城门装扮得充满活力。时至今日,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文化盛事与时尚年俗,并通过海内外媒体的传播,向全世界彰显南京古城的文化特征。从最初简单的桃木到如今多样的材质,从过去生动的门神形象到当下深刻的文字内容,春联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彰显着全新的活力与风尚。

时至今日,南京地区春节的节日氛围愈发浓厚,节日主题更加多样,节日内涵更加深刻,节日新俗更加丰富。这些转变固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关注、专家学者的呼吁与热心民众的参加,但更为重要的是,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老春节,其节日主题与内涵依旧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当下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