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日,龙潭过江通道项目现场,南岸两个标段中高240米的主塔已实现双塔封顶,正在实施上横梁建设,密密麻麻的钢筋丛林中,“全副武装”的施工工人们正忙碌着。
“哎呀,真烫!”上午10点,当记者沿着搭建台阶爬上盖梁时,手碰到钢筋的瞬间,刺痛的感觉立即袭来。然而在这滚烫的钢筋上,9位绑扎工人已经工作了4个半小时。由于是高空作业,他们穿着防护服、系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专注在手指尖的“旋转跳跃”中。
今年49岁的周敬是绑扎钢筋的熟练工,有着近30年造桥经验的他,对于施工现场50米高空作业早已“见惯不惯”。“我最高还干过300米的呢!绑扎钢筋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磨人的体力活,你看这钢筋所有经纬交叉处……”正说着话,周敬举着一根匝丝就示范了起来,只见他手指飞舞,还没等记者看清楚,他已经绑扎好了一个标准的结。
记者摸了摸匝丝结,果然结实又牢固;转眼望向周敬,他已经又开始了另一排的钢筋绑扎工作。“现在气温太高,戴着手套都烫手,所以我们早晨5点半就上工,10点半休息,下午4点再过来干到晚上7点半。”周敬补充说,由于白天温度过高,他们便进行钢筋绑扎和焊接工作,待晚上气温降下来时,才会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白天搞不定,温度过高会开裂的。”
诸如当天的作业内容,周敬已连续干了三个月。作为中交二航局龙潭长江大桥项目部盖梁班组班组长,他带领着8位弟兄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会焊接的搞焊接,不会焊接的就绑扎钢筋,“光是绑扎钢筋,人均一天能干个一吨的量。”目前,近50排盖梁他们已经完成了5排,一座盖梁从开始绑扎钢筋,一个班组9名工人开足马力也需要5—6天时间,“等所有工作全部结束,要到明年底了。”
虽然江边的风很大,但每天与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钢筋水泥为伴,依然给工人们的身体带来很大考验。中交二航局龙潭长江大桥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曾令海介绍,项目现场类似墩柱施工,采用的都是固品钢筋整体吊装工艺,可减少人员高空作业,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
“现在我们整个项目现场共600多名工人,高空作业人员大概占到三分之二,为了确保工期按时完成,除了调整作息时间外,我们也会给工人做好降温解暑工作。”曾令海说,施工现场,工友们克服高温天气和高空作业的不利影响,争分夺秒赶进度,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过江通道早日建成通车,加快构建南京都市圈立体交通网。
目前,全场正在加紧实施上横梁建设,预计9月将完成全部主塔结构施工;南引桥标段的下部墩柱结构施工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实施上部架梁的焊接、浇筑施工。待建成后,该项目将作为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连接S47至禄口机场的重要通道,实现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
![24小时热点](http://www.djxww.com/static/images/t019577f7bed1786a97.png)
-
1老摄影技术的“复兴”:拉伸一张胶片就能看到上面隐藏的信息
-
2科学家利用DNA精确修改碳纳米管晶格,克服室温超导体研制障碍
-
3人类头盖骨的物理变化可能由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所致
-
4为提升后代潜水能力 韦德尔氏海豹会把肝中的铁转移至乳汁中
-
5突破性实验:人类首次在子宫外培育出完全合成的小鼠胚胎
-
6研究表明:细胞核中的着丝粒结构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作用
-
7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
-
8俄科学家提出新方法 提高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安全性
-
9研究发现: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非致命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或上升
-
10苏格兰研究团队开发出先进压力传感器技术 有助于改进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