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今日热搜:我在南京这十年|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故事”
发布日期: 2022-08-17 15:30:47 来源: 紫金山新闻


【资料图】

远离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来到偏僻乡村,“95后”小伙龙国刚原本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溧水区芝山村淳朴的村民、清香的泥土让他难以忘怀。他又折返回来,彻彻底底做起了农民。

8月,正是日头火热的时候,龙国刚身着衬衣,躬身忙碌在田间。此时,水稻到了分蘖期,要看看水稻分蘖到哪种程度,有没有灌浆、出穗,还要谨防钻心虫破坏。“偶尔也会碰到一些蛇,也见怪不怪了,在别的工作中可能体会不到这样的一份‘稀有的快乐’吧。”龙国刚哈哈一笑。

去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龙国刚决定留下来,将所学所研投注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龙国刚的研究聚焦“生物质炭”,导师是和土壤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潘根兴,近年来这位擅长变废为宝的土壤教授坚持做的就是推广炭基肥料。

什么是炭基肥?龙国刚介绍,炭基肥料就是将秸秆炭化的生物质炭,与化肥元素通过孔隙作用,制成炭结构支撑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一方面提供植物养分,另一方面提供植物根际微区改善土壤结构,并通过炭基肥料中活性有机质促进根系生长,将“改土促生”落实到植物根的生长环境中。目前村里就在做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厨余垃圾、畜禽粪便等回田沃土不出村,都是在内部消化。

一开始,很多农业大户接受不了这种肥料,龙国刚想了一个办法。拿相邻的两块水稻地作对比,一块放生物炭基肥,一块放市面上的常规肥料,对比水稻的农业性状、病虫害的感病率,以及最后稻米的品质。“最后让他从心理上认可我们这个东西。”

“未来怎么样我想不了那么远”,龙国刚说,先把眼前的事扎扎实实地干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蒋琰 胡英华/脚本 文字 甘欣宇/拍摄 剪辑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