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每日消息!软硬件全面保障,南京地产蔬菜在田面积同比增长约4%
发布日期: 2022-08-20 08:42:17 来源: 南京日报

南京地产蔬菜在田面积同比增长约4%,软硬件全面保障,市场供应充足

地产“菜园子” 不“热”也不“渴”

8月18日凌晨两三点,南京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两三名工人正在检查蔬菜的滴灌作业。“高温干旱,最宝贵的就是水。好在基地设施水平比较高,基本都配备了滴灌设施,节水、高效,降低了损失,蔬菜产量总体影响不大。”基地负责人冯顾城说。


(资料图)

旱情还在持续,地产“菜园子”能否扛得住?记者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南京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为抗旱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全市蔬菜在田面积21.8万亩,同比增加约4%,日产量与往年持平,在田菜品种主要是青菜、莲藕、黄瓜、辣椒、茄子等,市场供应较充足。

“植物工厂”打造适宜环境,蔬菜生产“全年无休”

与普通蔬菜大棚里的高温“烤”验不同,一走进南京浦口区桥林街道的“植物工厂”玻璃温室,就能感受到温度与环境的舒适。68条苗床上翠绿的叶菜长势正好,根系泡在水肥里,不“热”也不“渴”。

“我们的蔬菜是浅层水培的,蔬菜生长的温、光、水、气、肥都被定量化、精准化控制,生产不受季节变化,不受极端天气影响。”南京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说。

不仅生长无忧,小菜苗也在一茬茬出新。育苗箱里,一层层菜苗在人工光照环境下生长,在17平方米的小空间里,一茬可以收获超3.4万株菜苗,7到10天就可以收获一茬,比普通育苗至少快一倍。“现在的高温下,普通育苗可能容易死,我们的育苗却一点不受影响。”陈洪说,这里的蔬菜可以“全年无休”地产出,具有明显高产的优势。

有了科技加持,蔬菜生产摆脱了“靠天收”的命运。这座4488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年产量90吨至120吨,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与大酒店、轻食餐厅、连锁店合作,一部分用于礼盒装售卖。

“植物工厂”正是南京蔬菜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南京正推动绿色蔬菜产业集成创新科技示范及设施提档升级。南京浦口绿丰源谷公司、南京江宁谷里规模设施蔬菜基地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科技为引领,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基础设施够“硬”,灌溉既节水又高效

相对于高端生产,保供基地则关系到普通大众的每日餐桌。

南京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江苏省永久性“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担负着本地和南京市蔬菜供给保障的重要责任,在这段时间的抗旱中,其滴灌硬件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2000多亩的基地大部分都配备了滴灌设施。以前种菜,都是浇水灌溉,不仅浪费,效率还低,现在滴灌直接浇到根上,实现了精准用水。”冯顾城说。

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育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戟也深有感触,“高温天用工贵、用工难,滴灌设施可以实现自动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各家经营主体都在千方百计“护菜”,有的用上了遮阳网、风机、水帘等降温设施,有的把育苗设备从大棚移到了空调房里……这也稳住了各家基地对今年产量的信心。目前正值伏缺期,冯顾城的基地每天出货量在10吨左右,预计9月份种植面积会恢复到70%,10月份出货量每天可达20吨。

近年来,南京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南京每年新增1.5万亩以上设施蔬菜园艺。目前全市蔬菜生产设施化比重超过50%,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抵御自然灾害增加了有力屏障。

技术服务够“软”,生产策略及时调整

除了硬件设施要过关,“软件”服务也要跟上。

高温天如何降低损失?怎么调整种植结构?这些疑问都被一一解答。“7月份以来,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田间管理,落实科学降温、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绿色防控、安全生产等措施。设施蔬菜采用‘大棚顶膜+防虫网+遮阳网’覆盖方式遮阳降温防虫栽培,露地蔬菜采用稻草或作物秸秆覆盖畦面保水保墒、减少蒸腾,水生蔬菜保持浅水层,促进地下部生长。此外,引导种植主体抢播耐高温、耐旱、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等。”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园艺处处长李丽介绍。

从近期南京各区调度调研情况来看,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育苗、播种时间推迟,对植株造成一定伤害,易发生病虫害,成本提高、品质下降。不过,李丽表示,南京地产蔬菜生产没有大面积成灾,市场供应比较稳定,下一步还将继续重点保障叶菜正常生产种植,缓解伏缺,助力全市拎稳地产“菜篮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丽华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