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南京四位作家葛亮、韩东、何平和竺祖慈获奖,获奖作品分别是葛亮的中篇小说《飞发》、韩东的诗集《奇迹》、何平的文学理论评论集《批评的返场》和竺祖慈的文学翻译《小说周边》。
(相关资料图)
本届鲁迅文学奖共有35人获奖。江苏另有靖江作家庞余亮凭借《小先生》获散文杂文奖。据悉,这是江苏获鲁迅文学奖人数最多的一届,创历史最好成绩。
作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鲁迅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年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设置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共7个类别。
以文塑城,擦亮世界“文学之都”品牌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独特的人文气质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土壤。本届鲁迅文学奖,南京获奖作品占据了中篇小说奖、诗歌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和文学翻译奖四个重要类别。其中,文学翻译奖是江苏译者首次获得。
江苏译者首次斩获鲁迅文学奖
葛亮的《飞发》围绕理发行业及其传统展开,看似日常生活化的内容里,包含着颇具考证的历史风貌,在其搭建的场景中,传统行业的发展变迁、每一位从业者的个人命运、历史的无常推进,都成为真实而又沉重的命题。
1983年,南京诗人韩东写出了名闻遐迩的成名作《有关大雁塔》,那年他22岁。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奇迹》中,韩东以朴素、简洁的语言描述琐碎的日常生活,并站在时间的洪流中反思日常,探寻生命的意义。
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正在去往外地的高铁上。在圈内,何平是一位思想活跃、观点犀利的批评家,其对新芽萌动青年写作现场的坚守,更是批评界的一道醒目风景。在《批评的返场》中,他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勘探并重绘全景式的中国当代文学地图,呈现出一部文学现场的原生档案。比如,他不但提出“文学策展”概念,让读者像逛美术馆一样走进文学期刊,还建议批评家要扎根文学现场,参与文学生产和文学史建构。《批评的返场》中的理念、姿态、实践、范式和文体都呈现出其独特的个人批评风格。
作为一名资深日本文学编辑、译者,竺祖慈自1981年起历任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编辑部编辑、译林出版社副社长兼《译林》杂志主编等职,其文学译作超过200万字。
南京是作家文学实验的训练场
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给予作家丰富的精神滋养,作家又以自己的创作来反哺这座城市。
四位南京获奖作家,均在南京度过了人生的重要时期。竺祖慈自三岁以后就一直生活在南京。对土生土长的韩东来说,南京是其文学实验的训练场。何平则在文学批评界所形成的北京、上海、南京三足鼎立的局面中贡献着重要力量。葛亮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去了香港,不久前,他还回了一次南京,看望家里的老人。
四位获奖作家,1978年出生的葛亮最为年轻。从直言献给故乡的《朱雀》和《七声》开始,葛亮一直在纸上书写南京,他所构筑的南京,深深丰富了读者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和历史想象。
作为第一期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的葛亮,小时候住在鼓楼四条巷的一座大院。正如他自己所说,南京是他的“家城”,尽管身在香港,古城南京的历史底蕴,在其记忆深处不断被诠释、被探寻。
“我在南京时,很多状态是蒙昧的,因为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到了香港,被朋友问及辟邪的来由时,葛亮一下子被问住了。“我当然知道它与六朝的意象相关,但追根溯源,当时的我无法详细表述。”葛亮说,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因为“南京人”这个身份,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少了很多追问的动力。而今,南京已然成就了葛亮的“南京书写”。在他的不断挖掘中,一座地标、一句南京方言,甚至是一个集体记忆,都被固化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葛亮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难得回南京,但时时想起,总能回忆起紫金山天文台、北京西路一带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