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还在盼雨!就看明天的雨能下多少了。”位于六合区北部山区的竹镇镇光华村村支书徐松山和村民已经在抗旱一线奋战了两个月,“精力都有些吃不消了”。
这场罕见的旱情还在持续。伴随着南京出伏、“高烧”退去,抗旱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足够量的雨水到来才是解决旱情的唯一方式,抗旱持久战还在继续。我市高度重视旱情带来的农业生产压力,下达2022年农业抗旱工作市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助力各区开展农业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千方百计稳住农业生产,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光华村位于丘陵山区,虽然从6月26日以来通过五级翻水把长江水从50公里外引了过来,但有的地势高的死角难以灌溉上,水稻的叶子干得都卷边了。“这几天我们又增加了一道大泵,消灭了一些地势较高的死角,目前全村1.4万亩的农田已经全部补给上了。”徐松山说。
高温退场,减缓了蒸发速度。而水资源仍然非常宝贵。8月22日长江南京站最低潮位创历史同期最低,全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四层,共有1座中型水库、48座小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甚至干涸。
当前水稻已陆续进入孕穗破口、灌浆结实的关键期,受旱情影响的水稻有减产风险,大豆和玉米结实率下降。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调度数据显示,截止8月24日,全市超32.8万亩左右在田作物缺水受旱,主要包括水稻26.9万亩和玉米、大豆等旱杂粮约5.9万亩;高温少雨天气影响螃蟹第四、五次脱壳,导致螃蟹个体偏小,长势不如往年;畜牧业、蔬菜种植的受旱情影响较小,但用工、降温、打水等成本上升。此外,还有少部分岗坡地的茶园受旱严重。
近期,我市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连续引水翻水和强化田间管理,全市缺水受旱作物面积较8月初已减少了7.5万亩。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提醒,后面水稻可能要面临台风北上的关口,短时强降雨或长时间阴雨可能会引起旱涝急转,要注意疏通沟系,防止大田内涝,同时加强病虫草害监测,及时根据植保部门的意见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努力稳住粮食生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