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民俗”一词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不是过时的、濒于灭绝的传闻与风俗?实际上,这些刻板印象扭曲和误解了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与气质。近日,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文化馆承办的金陵群文大课堂系列讲座之《我们今天的民俗文化》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开讲。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民间文艺研究院副秘书长李牧通过对古今中外民俗文化剖析,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民俗并非过去式,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祭月、赏月、拜月、赏灯……在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我市各大文化场馆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资料图)
李牧认为,民俗文化可以维系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发现民俗文化,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里面依然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如果今年突然不过年了,你肯定会觉得有某种失落。”李牧表示,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太多精彩的瞬间让人难忘,特别是倒计时方式,与历届不同,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推进感,取代传统的阿拉伯数字倒数方式,在开幕式一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中国气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它是古代中国人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知识与实践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它的产生与我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二十四节气最早萌芽于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至秦汉时期,臻于完善并最终定型。二十四节气以自然时间为基础,不断容纳生成风俗、信仰、禁忌、饮食、礼仪、传说、诗词、歌谣、器物、哲学等在内的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体系,并对乡土中国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发挥着引导、指南与统摄作用。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的功能作用仍然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依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二十四节气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仔细留心,大家会发现其实民俗并非过去式,它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经验。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有风俗和约定俗成的种种习惯,而这就是民俗的基本内容。”李牧说。那么有没有过时的民俗?李牧给的答案是:“当然有。因为民俗是可以不断更新的。”比如一些陋习,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用现代设计语言,让民俗文化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许多年轻人喜欢打卡的地方。而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更是成为了“网红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晚年的“封刀”之作,是继香山饭店之后又一次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和贡献,其主要特色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传统符号与现代精神融为一体,在当代语境下重构了传统文化的艺术语言。
2019年6月,法国四大国立博物馆之一的凯布朗利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极乐天堂”(PALACEPARADIS)的艺术设计展。活动的目的,则是通过艺术家们手上的作品,向人们幻想死后的世界,至于展览上的主要作品,正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纸扎文化。这个展览的创办人,名字叫做Patricio Sarmiento,在2016年,他前往中国旅游的时候,便发现了纸扎这种神秘而又精致的工艺,当听说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在被购买之后就会付之一炬,更是感叹不已,被其中的哲学内容所震撼。
通过这两个例子,李牧想表达:“我们发现其实民俗文化,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设计语言,把它重新表现出来。”李牧认为,现在摆在很多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待民俗文化?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真正的民俗文化与时代同行,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近几年,每逢春节,南京文化名人、著名设计师速泰熙都会为新的一年创作生肖“新年画”。他从传统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以及西方艺术和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吸取经验,根据自己“有根的现代”设计理念,形成了特有的“新年画”风格。
比如2020年,中国航天令世界瞩目,速泰熙创作了《牛气冲天》。这幅画吸收了动漫里面的一些元素,在小牛的手臂上捆上了两个火箭,手抓操纵杆,然后打开喷气的装置,让牛气冲出来,冲到天上去,这就是“牛气冲天”。
速泰熙认为,这种“新”,是基于传统之上的“新”,“中国人自古就讲不能‘冥顽不化’‘食古不化’,如果简单地复制,没有这一代人的思想思维,实际上就是把传统搞僵化了。只有把它变成这个时代的东西,才是对传统最好的传承。”
“原来我们认为古老的,甚至过时的东西,用今天的眼光,从中其实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价值,而是更具当代的价值。”李牧认为,真正的民俗文化是与时代同行、具有生命力的民众创造,是永远年轻,永远存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民俗文化的参与者,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很多的智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