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缅怀革命烈士,寻访桂子山战斗地
“英雄岭”下崛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桂子山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自发前往缅怀革命烈士的市民络绎不绝。“桂子山被当地百姓称为‘英雄岭’。”工作人员陈德荣一边领着人们凭吊烈士,一边讲述“英雄岭”的由来。
故事要从1943年说起。当年8月,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三团奉命集中在天长一带进行整训,并执行保卫六合、天长的秋收任务。8月15日,日军六十一师团小田大队,纠集日、伪军800余人,携带火炮8门、轻重机枪30余挺,侵占八百桥并建立据点。16日上午,十三团接到情报,驻八百桥的日、伪军要到当地“扫荡”抢粮,于是迅速率部向八百桥方向移动,并派二营和团部侦察队沿途侦察,伺机打击敌人。
17日拂晓,十三团侦察队和五连在八百桥北面的和尚庄、徐庄与敌军相遇,当场打死打伤数名日、伪军并活捉两名日军。枪声惊动了八百桥的敌人,大队人马向徐庄追来。侦察队和五连将敌引至顾家山,进行阻击。团长接到先头部队报告后,率领部队迅速赶到,利用有利地形,分几路迎击敌人。敌人顿时乱了手脚,一面将部队收缩在制高点,一面令后援部队抢占桂子山山头。敌人用火力疯狂封锁十三团二营和后续部队前进道路,十三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军工大王吴运铎发明的枪榴弹在此次战斗中首次使用。下午4时许,增援的五旅特务营赶到,日军溃逃。
“这一场诱敌深入战中,新四军与敌人多次展开白刃战、肉搏战,在武器、火力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战胜日寇。”陈德荣说,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124人牺牲,共毙、伤日、伪军280多人,并缴获大量武器。经此一仗,江南江北人民群众得到极大鼓舞,为新四军在淮南地区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岁月流转,昔日烈士战斗地,今已成宜居宜游美丽村庄。坐落在“英雄岭”下的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曾是市级经济薄弱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成功甩掉了“穷帽子”。“以茶破题,我们持续发力,做好特色产业‘大文章’。”村党总支书记耿云松介绍,以村内茶园路为轴心,双墩村沿线布局了茶园、果园、田园、花园、菜园“一轴五园”产业。
如今,千亩茶园、千亩花园、500余亩菜园、近400亩果园、百亩田园已具规模。漫步茶园路,记者看到,粉红的百日菊、金黄的稻穗、翠绿的茶园等共同交织成一幅田园风景画。通过重塑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乡风,双墩村金庄组去年底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目前,双墩村张洼组正全力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古水张洼、醉美画乡”雏形已现。
“村子一年一个样,我们越过越舒心。”村民任加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