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陆续公布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名单,南京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有53名优秀博士后成功入选。其中,2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2人获得特别资助,39人获得面上资助,资助金额共计654万元。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博士后基金会选拔层次最高的人才项目,每年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给予每人63万元的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分为特别资助(站前)、特别资助(站中)两种类型,资助标准是每人18万元或15万元,面上资助每年可申请两次,资助标准从5万元到12万元不等。
入选本次“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鼓楼医院在站博士后汪雨主要开展生物医用补片的相关课题研究,此前还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极大提升了博士后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本次入选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科研动力,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对人才满满的诚意。”汪雨说。
据了解,在南京地区创新创业的博士后除可以申请“国家级”资助外,还可以申请南京市博士后“两项资助”和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2021年我市首次开展博士后市“两项资助”,全市选拔57个科研资助项目,每个项目资助5万元;选拔出市博士后招收人员26人,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最长资助两年。2022年南京有136人入选首批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人数居全省首位,入选博士后每人可获得30万元资助。
本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的紫金山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张教,就在去年拿到了南京市博士后“两项资助”的科研资助。“目前南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政策等都是明显优于同类城市。非常幸运自己博士后研究期间遇到这么好的政策机会,相信会更加顺利推动相关项目如期完成。”这些人才支持政策为优秀博士后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张教率先提出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实时传输架构,突破了超高速率光子太赫兹无线传输关键技术,创造出目前世界上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记录,创新成果在南京市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已正式发布。
近年来,南京不断完善博士后相关支持政策,不仅用真金白银切实减轻博士后生活负担,为年轻博士后提供潜心做科研的环境,还通过职称绿色通道、人才计划项目等政策畅通博士后人才成长发展路径。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博士后培养机制,多措并举支持博士后发展,实现在站博士后数量质量双提升。
通讯员张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24小时热点](http://www.djxww.com/static/images/t019577f7bed1786a9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