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10日,是六合区山湖水库管理所副所长孙守斌连续驻守在肖庄泵站的第30天。
像往常一样,早上7点,他就一头钻进泵房,顺着梯子来到电机旁,熟练地拿起一把螺丝刀,刀头顶着电机,耳朵凑向刀柄,在一片轰鸣声中,闭上眼睛倾听机器运转的声音。作为老水利人,孙守斌凭借一把螺丝刀就能“听”出名堂。他告诉记者,如果电机传导出的声音很平稳,表明一切正常;如果听到的是“嘶嘶”的声音,就要及时添加润滑油,有“咕咚”声音的话,那意味着轴承有损坏,必须停止作业。
肖庄泵站位于滁河二级支流八里河附近,是山湖水库翻水补库的唯一途径。而处于竹镇镇、马鞍街道、程桥街道交界处的山湖水库,又是六合北部山区3个街镇4万多亩耕地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肖庄泵站运转正常与否,关乎着4万多亩水稻能否及时“喝”上水。自7月12日肖庄泵站开机翻水以来,有着40年泵站操作经验的孙守斌,就在泵房“安了家”。
昨日中午11点,骄阳似火,热气蒸腾。记者走进泵房,立即感到热浪扑面而来。“电机日夜不停运转,一直散发热量,再加上空间大,没有装空调的必要,屋里温度能达到50摄氏度,堪比桑拿房。”孙守斌说,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事关粮食安全,容不得麻痹大意。为保证把水及时翻上来,他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检查一下电机是否温度过高、水泵能否正常运转。
爬上爬下一番检修,孙守斌的额头上已渗出汗珠,顾不得擦去汗水,他带着同事沙有山转身走出泵站。“水既要翻上来,也要及时送到水库。”烈日当头,孙守斌一边快步疾行,一边向记者说,连接泵站和水库的渠道长约3公里,因路窄且杂草过膝,电瓶车无法通行,他们每天只得徒步巡查。
检查硬质渠时,只见孙守斌加紧步伐穿过草丛,不时趴在石墙上查看渠道是否漏水。跟着淙淙流水走到土质渠,他突然放慢脚步。“翻水前,我们特意用装泥的口袋堵住了涵洞。因此,每次巡查时,我们都要看一下涵洞是否渗水,万一出现渗漏,淹了农田可不得了。”孙守斌告诉记者,这条渠道共有15个涵洞,也就是有15个风险点,每次巡查都要挨个认真看一遍。
时长40分钟的巡查,一路汗流浃背,孙守斌每天都要走3趟,确保每天输送15万立方米的水到山湖水库,再经过一级级翻水,润泽农田。“你看看这水稻长得多好,可都是喝着我们翻的水长大的。”望着青青稻田白鹭翩飞,孙守斌不无自豪地说。
高温仍在继续,孙守斌们仍在坚守。六合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8日,全区共调引江水9400万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一个金牛湖的库容,基本满足了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