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的思路方法破解难题,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在“一部门一课题”改革推进中,聚焦深化医疗跨省结算体制,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切入口,全面提质增效,为参保群众送去便利和实惠。
8月26日,市医疗保障局举行课题推进会,就深化医疗跨省结算体制改革阶段性成果做了介绍。会上展示了全国首款“医保机器人”,作为重要创新成果,医保机器人将用科技为医保经办赋能。
备案简政放权 服务更有温度
【资料图】
异地就医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群众期待,社会关注。我市医保部门持续推动异地就医的“简证放权”。异地就医备案办事从“材料审批”到“承诺免交”,流程达到“最简”。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因异地安置、居住或工作等原因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以个人承诺方式办理,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暂住证、派遣合同等证明材料。自实施承诺制备案以来,已累计办理9154人次。
南京市长江油运公司的李师傅一直有个烦心事,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地点常年发生变化。原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只能选择一个城市的三家医院,后来方便点了,不再限制医院数量和等级了。但对于“跑船人”,只能选择一个备案城市是远远不够的。每次“起锚”前,李师傅只能是频繁变更信息才能确保享受待遇。
多地备案是我市为解决像李师傅这样流动用工、多地生活的参保群众量身打造的另一项改革创新民生实事。它可以实现“一次备案,多地保障”,也为下一步全省开展“免备案结算”试点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为解决各地异地就医结算不畅问题,“有事@我”服务机制应运而生。由专业工作人员组成团队,管理近百个微信工作群,执行“7*24”小时在线受理机制,第一时间在线响应。经过多年探索尝试,问题的定位更准,协调处置也更快,这一服务机制已经成为南京医保特色。
持续释放医药资源 扩大联网结算范围
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定点零售药店刷卡难也是“急难愁盼”问题之一。我市在全面落实省内、跨省门诊和住院联网结算基础上,实现定点零售药店联网结算“三级跳”,由服务一城向服务全国的转变。
去年,我市以20家定点零售药店为起步,率先试点定点零售药店省内联网结算,实现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小病不用跑医院”。今年一季度,扩大联网结算范围至120家定点零售药店。三季度,我市全部2318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省内联网结算范畴。
目前,全市异地就医联网的医药机构已达到2815家,半年增幅超过377%,药店联网累计结算量达全省70%以上。我市已全面实现本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点药店异地就医结算联网全覆盖。
国家谈判药品惠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打通。我市医保开通国谈药(抗肿瘤类)双通道管理,参保群众省内异地就医过程中,既可以在医院,也可以在药店直接刷卡结算相关费用,享受“一单制”政策待遇随着全省统一的处方流转平台建成,我市其他种类的双通道管理“国谈药”也将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全国首台医保机器人上岗
继我市医保公共服务采用“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等不见面办理体系后,在“数字政务服务”领域进行大胆尝试,打造全国首款医保服务机器人。
市医保相关部门介绍,机器人具有九种业务能力,实现十二项服务功能,将日常超过总业务量60%以上的重复、高频、易错事项“一网打尽”,弥补了人工解答的不足,服务回答更精准、高效。”
目前,首台医保服务机器人已在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窗口上岗,未来结合“15分钟医保服务圈”持续扩围和医药机构“前台办”工作推进,医保服务机器人将活跃在各个经办机构、医药机构,全方位传播“南京医保、健康依靠、幸福美好”理念。
通讯员 张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蒋晓春
![24小时热点](http://www.djxww.com/static/images/t019577f7bed1786a9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