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实现全覆盖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
(资料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钱红艳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当周波带着上初二的儿子走进六合区程桥初级中学时,很多周围的老百姓都感慨,他是铁了心要让孩子在这里读完初中了。
周波是六合区程桥初级中学校长。2021年9月,他做了一件让周围老百姓“吃惊”的事:把原本在城区读书的儿子,送进了自己所在的乡村学校。
“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越来越好,教育部门还通过实施区管校聘、教育联盟内名师流动等举措,基本均衡了教师队伍,我们农村教育不比城区差。”周波说。
周波的底气源于这些年南京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倾斜。同时,深入推进对口帮扶,主城区和市属优质教育资源按照规划向郊区优先辐射。鼓励通过举办分校、兼并、托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到2020年底,已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农村孩子也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
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新学期开学,高淳区漆桥中学校长王虎春走在改造一新的校园里,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将漆桥的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为校园增加“精气神”。
“学校如今建得这么现代化,我们只有好好打造,才能对得起这么好的环境!”王虎春说。漆桥中学成立于1956年,改造前,校内主教学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结构设施已落后于时代发展,校舍难以满足今后的办学需求。“2020年初,学校正式启动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去年9月,改造一新的校园投入使用。”王虎春介绍。
王虎春说,改扩建后,学校建筑面积16535平方米,达到原有的1.8倍,可容纳8轨24个班级,满足了未来漆桥街道达到4万常住人口的教育需求。校园里装备设施一流,教室配备网络多媒体智慧型黑板、安全健康的学生课桌凳、护眼照明灯具等。
学校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新生报名期间,很多周围的老百姓放弃了择校的想法,选择就近入学。
“改造前,学校初一年级每年招生100多人,今年已经达到近200人,老百姓对学校的认可度、满意度是显而易见的。”王虎春说。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让田埂边也有优质幼儿园,2014年起,我市实施农村办园点标准化建设,从环境、园舍、场地等6个方面提出21个标准化办园指标。
以六合区为例,2011年以来,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所,增加学位近1万个,同时,统筹区域情况,对规划保留下来的所有农村办园点均完成标准化提升,全部达到《南京市农村办园点办园条件基本标准》要求。
“村里的幼儿园原先太旧了,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我们老人就每天骑三轮车带孩子去镇上的幼儿园,刮风下雨时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走,确实不方便。现在村里的幼儿园条件变好了,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幼儿园,方便多了。”2015年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的六合区横梁中心幼儿园方山办园点内,一位留守儿童的奶奶高兴地说。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20年底,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特别是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幼儿园十年新增学位超13万个,普通高中近年新增学位超3万个,保证了城乡孩子人人有其学。
引进名校资源,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8月30日,是游府西街小学溧水分校一年级孩子们新生培训的日子。一大早,校长、老师就来到学校,为迎接孩子们做准备。
“6年前我们第一年招生时,一年级新生招了7个班,如今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4个班。看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心地把孩子送进校门,心里很高兴,也觉得责任重大。”校长柳世清说。
游府西街小学溧水分校位于溧水开发区中兴西路,是溧水区引进的优质名校之一。学校自2017年正式开办以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校区、3000多名学生的一所家长们认可的品质学校,连续多年在溧水区义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优异的办学成绩,源于本部优质资源实实在在的输出。“总部委派管理力量常驻分校全程管理。教研活动上充分利用总校资源,邀请本部特级、专家常驻学校,扎实开展名师工作站活动。同时,学校定期派送青年教师到本部跟岗学习、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柳世清说。
“当初就是冲着游小分校的牌子选择了这所学校,6年下来,孩子觉得老师都很敬业,学校课程也很丰富,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我们真正在家门口上到了好学校。”六年级学生常诗萱的爸爸笑着说,“我家老二明年也即将上小学,我依然会送到游小分校来。”
在我市浦口区,今年9月,中华中学浦口教育集团雨山中学、雨山小学正式开学,着实让居住在雨山路附近的居民们激动了一把。
作为一所新办校,学校不仅硬件条件一流,师资队伍也可谓强大:中华中学派出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夏新峰担任总校校长,全面负责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另外,为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中华中学集团内教师同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初中校之间互派教师轮岗交流。所有这些,都让这样的集团化办学有了底气。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十年来,南京教育坚持多措并举,鼓励优质资源向新区、郊区、保障房片区、教育薄弱地区辐射,积极推进鼓楼、玄武、建邺、秦淮区与浦口、六合、高淳、溧水区结对帮扶。鼓励通过举办分校、兼并、托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到2020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另外,我市实施普通高中布局优化,全市达省定三星级以上公办普通高中比例为95.5%。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省市优质园覆盖率提高到92.1%。城乡孩子实现人人优其学。
百校千师携手共进,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
上学期期末,一场在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让六合区的不少教师印象深刻。
来自市教科所、教研室及各区教师发展中心、名校的9位专家亲临课堂听课并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现场,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南京金陵汇文学校、南外河西分校等名校及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初中教育联盟校的名优教师开设了14节观摩课,“同课异构”的模式——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一样的预设与生成,让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观摩课后,大家主动围坐在专家们周围,向各位专家请教教学和备考中的疑难问题,专家们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地对上课情况进行精准点评,并结合教学实际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科学备考等进行精心指导,真的让我有很大的收获。”现场观摩的六合区的一位初三老师说。
送教下乡,是我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二五”初期,南京市就启动实施“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全市9个区之间相互结对,通过城乡学校的手拉手,带动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城乡学校携手共进的同时,我市还通过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加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力度、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方式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年我市高度重视优化师资配置,2012—2021年全市基础教育专任教师从5.46万人增加到8.49万人。通过持续推进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十年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超过2.65万人次。另外,乡村教师领雁和素质提升工程、定向师范生培养、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待遇向乡村教师倾斜等政策,让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也让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有了队伍支撑。